所在位置:首页 > 槟榔文化

地与道——我对中药材的看法
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1-25
  • 来源:湖南省槟榔行业协会
  • 编辑:manager
  • 浏览次数:

【文 非遗传承人 张刚强】西学东渐以来,中国原有的各门类科学有的全盘西化,有的中体西用,不一而别。西医代表了世界主流,中医也在蓬勃发展,并未被摒弃。但是,中西医科学定义不同,西药与中药亦不同。现行的

【文/非遗传承人 张刚强】

西学东渐以来,中国原有的各门类科学有的全盘西化,有的中体西用,不一而别。西医代表了世界主流,中医也在蓬勃发展,并未被摒弃。

但是,中西医科学定义不同,西药与中药亦不同。现行的中药质量标准,是分子生物学引领下的中药科研,用微观控制宏观、看药物物质成分的分子生物学思维方式为主导。这样的科研,已经放弃了天地人的整体恒动观,放弃了中医强调的辨证施治思想,忽略自然、社会、生命整体形而上的联系,丢掉了中医文化的主体意识,并不利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。

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,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可见,中医药在当代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,丝毫不亚于现代医学,在经济上完全超越了现代医学。如此优秀的医学体系我们应该尽全力发展,一方面培养优秀的人才,一方面坚持药材的地道,重视产地,重视物候,重视炮制,按照中药自身的规矩来,更有效地发挥中医中药的独特作用和价值。

我国疆域辽阔,药材资源丰富、历史悠久。但近几十年来,地道药材越来越难以保障其疗效,原因众多,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然环境的崩坏和不规范的商业种植和开发。

我们常常说的地道药材是两个方面,一个是地,一个是道。地是地域,道是天道。

地,指的是不同地域对药物产生不同性气的打造,其包含的性气功能对生命的提升指数能力最强的某些药物,最具有医疗价值,如川贝、川穹、阿胶、宁夏枸杞、东北人参等等地域性的药物。这些药物在应用上纠正人体偏性时疗效最为突出。

《黄帝内经•素问》说道:“司岁物,天地之专精也;非司岁物,散也,故质同而异等也。气味有薄厚,性用有燥静,治保有多少,力化有浅深,此之谓也”。意思是同样的植物,不同的时间、地点,药效完全不同。如果是适宜的时间地点,则是上上之药品,反之,则气味不同、性状迁移、药力大减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“土地所出, 真伪新陈”,其中很多药材都带有地域药材的性质,比如“巴豆”、“蜀 椒”、“秦瓜”、“阿胶”、“吴茱萸”、“代赭石”等,巴、蜀、秦、吴、东阿、代州等在古代都是地名。由此可见,在中医药刚出现及发展的阶段,已经有了解到药材的产出地同药性之间的关系,重视药物来源的传统已经有所体现。

孙思邈的《千金翼方》 中“用药必依土地”更体现了药材生长地对药材效用的重要性。其中“药出州土”篇首次将药材按照产地十三道分类:“其出药土地,凡一百三十三州,合五百一十九种”。例如对黄连 的描述为:生巫阳川谷及蜀郡,太山,今西间者,色浅而虚,不及东阳,新安诸县最胜。

对于道地药材的地域的限定性,很多的中医古籍都有很细致地描述。如陶弘景在《本草经集注》中指出:“诸药所生,皆有境界。秦汉以前当言列国,今郡县之名,后人增尔”。陶弘景对数十种中药的地域性做了精确的描述,并频繁地使用“第一”、“最佳”、“为好”等词来形容道地产区药材出众的质量。

古代医家经过长期使用、观察和比较发现,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,也会因为自然条件的不同,导致质量优劣不同,由此逐渐形成了药材地域性的概念。如《名医别录》中品卷第二:“槟榔,味辛,温,无毒。主消谷,逐水,治寸白。生南海。”《重修政和经史政类备急本草》:“槟榔,味辛,温,无毒。主消谷逐水,除痰癖,杀三虫、伏尸,疗寸白。生南海。此有三、四种。出交州,形小而味甘。广州以南者,形大而味涩。核亦有大者,名猪槟榔。今人又取尖长者入药,言其快锐速效。屡尝试之,果如其说”。

现代生物学方法研究药物的物质成分,发现同一种药材,由于产地的不同,质量确有差异,外观、作用也有所不同。如当归,甘肃岷县(岷山山后)的质量最佳,主根肥大支根少,油润清香,而产于同样岷山山前的武都当归,主根就短小支根多,油性差很多。这是因为山前山后的地理位置、气候环境、土层腐殖土含量、气温不一的缘故。

植物的生长与发育都受会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,我国地域辽阔,具有寒带、温带、亚热带等多种气候条件,高原、平原、丘陵等多种复杂地形,土壤、日照、降雨、日夜温差、风速等自然条件差异很大,生态环境各有千秋,均影响着药物的成长和成分积累,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、空气含量、水份比例都会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,而气候条件决定植物周围动物、微生物的品种、数量和繁殖情况。在不同地区的地形、土壤、气候等独特的自然环境下,物种形成了独有的品质与生长、繁衍习性。药材长期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繁殖,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自然选择与人工繁育,形成了有效成分含量高,遗传稳定的个体。
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很多地方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山林消失,城镇拔起,工厂林立,河流改道,水库繁多,很多地方的气候已经与过去不一样了。随着商业种植的工业化加深,很多经济作物的种植往往是将山陵夷为平地后,统一种植某单一经济作物,并撒下各种药物以遏制其它植物的生长,生物多样性已不复存在。同时,药材的需求日益壮大,药材的商业种植也是解决药材不足的一个途径,在现代技术下,对短缺药材异地种植似乎也取得了不少成效。如藏红花在江浙沪一带的人工室内全封闭种植,基质采用东北泥炭土与松鳞的混合物,生长过程的全休眠期、同化叶分化期、花芽分化期、开花期四个阶段中,光照强度按天数连续增加,可以提早达到采摘期,而多糖的质量、藏红花苷类的质量、黄酮的质量、多酚的质量均高于伊朗的藏红花。然而,在中医的理论下,更注重的并不是有效成分、物质含量,而是更重视“药性”。虽然伊朗的藏红花和室内培养的藏红花遗传基因一样,物质成分没有很大区别,药性差异却不小,因为不同气候地理环境下,它们所包含的能量信息是不一样的。如常见的花旗参,国内种植的有效成分更高,可事实上,吃国内的花旗参容易上火,而吃加拿大的不易上火,这已经是无数人验证过了的。

 

道,指的是天道,即这个药材是按照时间节律来种植、采摘。即使是长在同一个地域的药材,如果过早或过晚种植、过早或过晚采摘,药性也是大打折扣的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指出:“阴干、暴干,采造时月,生熟……并各有法。”孙思邈《千金翼方·卷一》有“采药时节”的专论,还列举了233种中药的采收时节。唐代医家孔志约在《新修本草》中说:“动植形生,因地舛性;春秋节变,感气殊功。离其本土,则质同而效异;乖于采收,则物是而时非。名实既虚,寒温多谬。”可见祖先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,对药材的采收时节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。

中药能够治病,主要决定于药物的性味,现代称为有效成分。中药的有效成分是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,而有效成分的质与量和药材的采集生长年份、季节、时间和方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。如甘草中的甘草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,生长三、四年的含量比生长一年的几乎高一倍;人参总皂苷的含量,以六、七年最高。其次,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月份的变化,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:如霜桑叶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需要在霜降节气以后;艾叶有效成分在端午时节含量最高;黄连中小檗碱含量随年龄逐年增高,可延续到第六年,而一年内则以七月份含量最高,因而黄连的最佳采收期是第六年的七月。再者时辰的变更与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亦有密切关系:如金银花一天之内以晴天的早晨采摘最好,否则花蕾开放再收,则质量降低。

植物类的药物,根、茎、花、果、皮、叶各部位的生长成熟期均有明显的年份、季节性,如根茎类“春宁宜早,秋宁宜晚”,早春二月,新芽未发,深秋则多数植物停止生长,营养物质多存于地下部分,有效成分含量高。皮类则常在春夏时节,此时植物生长旺盛,树木枝干内浆汁丰富,树皮易于剥离。果实种子类当于成熟后或成熟时采收。花类则需要根据药效分含苞欲放、刚刚开放、花冠变色、盛开之后采收。

动物类药物也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,如鹿茸在清明后45-60天截取,过时则角化失去药性;驴皮在冬至后剥离皮厚质佳;昆虫则在数量最多的活动期捕获。

对于商业种植、养殖来说,道就更不可能遵守了。受利润最大化的驱动,种植的时节受成活率的影响还偏差不大,但种植年份和采摘时节基本无法保证。如厚朴,二级保护药材,5年以前生长极慢,15年才开始结实,20年才进入盛果期,商业种植根本等不及20年,提早采摘必定药性不够。如霜桑叶,从5月采到初冬落叶,价格渐长只因为药性渐长。而酸枣仁,基本在未成熟时就被采摘。

综上所述,中医科学应该以我为主,西为中用。要遵循中医的科学原理,遵循药材的地与道。以此发展中医科学,造福社会。